作者:育心凯丰资本
日前,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、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推动脑机接口凯丰资本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提出到2027年,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,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、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。这样的“七年之约”,标志着“科幻照进现实”的步伐不断加快。
脑机接口,指在人或动物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直接连接,实现脑与设备的信息交换。其作用机制是绕过外周神经和肌肉,直接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全新的通信与控制通道。它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,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。
当前,我国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重大突破。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成功开展,标志着中国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上成为继美国之后,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。
脑机接口技术大多应用在医疗和教育领域,效果显著。如助瘫痪患者恢复运动功能、让渐冻症患者实现语言交流,还能用于癫痫治疗、肿瘤手术辅助等。教育领域,可监测学生注意力,助力因材施教。当然,游戏领域也有了脑机结合技术,如脑控游戏设备,可凭意念操控角色。工业领域,脑力结合的应用能帮助工人通过意念调取零件图纸、控制机械臂,提高装配精度。
国内高校也积极培养该领域的多元化复合型人才。例如,天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发布2024级新生招生通知,开设全国首个脑机接口专业方向,去年已启动招生选拔,能够为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提供支撑。
未来,进一步开拓新场景、新模式与新业态,推动相关产品在工业制造、医疗健康、生活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,也都是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。这不仅考验着我们的核心技术攻关能力,更需要持续完善技术标准体系,在“创新”和“可控”之间求得平衡。
其中尤为要注意的,是“技术向善”的价值取向。在伦理治理层面,聚焦审查机制、数据安全、社会效益方面,确保脑机接口技术真正服务于人、造福于人凯丰资本,是确保前沿技术发展行稳致远的根本所在。
传金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