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题:招商基金百亿新秀翟相栋将离任N配资,下一程或是私募
来源:闻基期舞
近日,随着一纸公告的发出,引发了市场对于招商基金明星基金经理离职的猜测。回顾过往,在翟相栋任职期间,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从不足4000万元的 “迷你基”发展成了规模超百亿的明星基金,他的离开,对招商基金来说无疑是一大损失,也令不少投资者对基金的未来走向充满担忧。此外,从马龙、贾成东、苏燕青等人的离职,到王景、朱红裕先后上任副总经理,招商基金似乎正在面临一场人事变革,背后也反映出招商基金的发展面临一定的危机,后续无疑值得关注。
新秀翟相栋或将离职
下一站或奔私
7月22日,据招商基金发布的公告显示,翟相栋在管唯一产品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增聘陆文凯为共管基金经理。按照增聘基金经理往往是安排接任的常规操作,此举也引发了市场上对于翟相栋即将离职的猜测,有媒体称,翟相栋下一站或是私募。
回顾履历,翟相栋于2020年6月正式加入招商基金任固定收益投资部研究员;2021年8月,翟相栋上任招商康如混合型养老金产品投资经理;2022年4月N配资,翟相栋正式上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,开启基金经理生涯。
上任之初,翟相栋无愧于招商基金信任。在其管理下,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在2023、2024两年市场震荡时取得了优异成绩。截至目前,翟相栋在该基金A类的任职回报为124.02%;加上2023年1月设立的C份额,目前合计规模达81.32亿元,巅峰时更是曾达100.17亿元。
不过可惜的是,这位在震荡市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基金经理,却在今年二季度市场回暖下马失前蹄,踏空市场,仅实现-3.63%的收益,同类排名4226|4794。对此,在季报中翟相栋解释,原因有二,一是没有参与二季度市场赚钱效应较好的高股息、创新药、军工和小微盘板块,二是布局的互联网头部公司和计算机、AI 医疗等方向,均没有跑赢指数。
截至二季度末,招商优势企业混合A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金蝶国际、腾讯控股、第四范式、金山云、阿里巴巴-W、美图公司、兆易创新、快手-W、地平线机器和美团-W。
二季度业绩的不佳也导致该基金规模上出现了大幅的波动,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二季度末的规模较比一季度末下降了20.14亿元,环比下滑19.85%。如此大幅度的下滑,除开对翟相栋业绩不稳定的质疑,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市场对于机构“抢跑”的怀疑,当然,也仅仅是一种猜测,真相还要等看到半年报中的持有人结构才能真正揭晓。
继任后规模暴涨
陆文凯“实力不足”引质疑N配资
随着翟相栋离职传闻的发酵,继任者也备受关注。从目前的变更公告来看,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已经很明确的由陆文凯接棒。履历上,陆文凯有着近7年的基金管理经验,于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,现任投资管理四部专业副总监。
从过往持仓来看,陆文凯和翟相栋较为相象,均覆盖了TMT、国防军工等行业,不过陆文凯的持仓更为均衡,除上述行业外,持仓中还对于资源、消费股有着较高的关注度,而翟相栋则主要集中于TMT行业。从投资风格来看,陆文凯以均值回归思维为核心逻辑,而翟相栋则主要秉持“获得较高投资收益”的高赔率配置策略,陆文凯相对更加稳健。
但即便如此,陆文凯能否真正接任还是引发了一些投资者的质疑。一则在接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后,陆文凯在管规模暴涨近两倍至124.41亿元,是其生涯至今所达到的规模顶峰,短期暴涨的规模往往会带来原有投资策略失效、管理精度下降等问题的产生;二则陆文凯的过往业绩比起翟相栋来看并不显优秀,虽旗下不乏任职回报达34.32%的招商产业精选A,但也有着招商产业升级1年持有A这样任职回报亏损的产品,尤其是与翟相栋超100%的任职回报更是相形见绌。
事实上,目前相关平台已经有了对陆文凯的质疑。在天天基金网的股吧中,有投资者表示,这个新经理之前管理的基金重仓房地产绿城,海底捞等垃圾股。现在会不会把这个基金调仓换股至他熟悉的垃圾股里面?还有投资者表示,看来要换经理,不敢再买了。
可以说,虽当前公募行业正在致力于“去明星化”,转向团队化运作,基金公司通过投研体系建设弱化个人影响,但不可否认的是,目前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中投资者中多数都是在翟相栋的加持下,而并非因招商基金这个平台才选择了该基金,一旦离职,这80多亿的规模,陆文凯能凭借个人魅力留住多少,仍有待观察。
投研人才“去管理化”渐成主流
招商基金反其道而行之
值得注意的是,自去年至今,招商基金正在面临频繁的人事变动,既有离职的明星基金经理,也有不停上任的高管,背后或反映出招商基金在人才管理方面的困境,即无法有效的留住人才。
具体来看,2024年6月,贾成东率先打响了离职的第一枪,并于今年5月加盟申万菱信基金任副总经理;随后在今年上半年,招商基金又相继迎来了马龙、苏燕青、王岩等知名基金经理先后与4月清仓式卸任,目前可以确认的是,马龙已经加盟天弘基金。
上述基金经理在离任前均为招商基金在固收、权益板块的核心人物之一,而这些基金经理的离任,对招商基金无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首先,从产品业绩来看,新上任的基金经理在投资风格和策略上与原基金经理存在差异,可能导致基金业绩出现波动。其次,从投资者信心角度来看,明星基金经理的离开,往往会引发投资者的担忧,导致大量资金赎回,不仅会影响基金的规模稳定性,还可能对招商基金的整体品牌形象造成损害。
而在上述基金经理卸任的同时,招商基金也做出了有趣的举动。新任总经理钟文岳于5月上任后,先后任命了王景、朱红裕、陈方元3任为副总经理,并于6月19日任命于立勇为公司首席(副总级)。上述四人中,王景、朱红裕仍为基金经理,于立勇则在升值前夕卸任了在管产品。
招商基金的这种行为,与当前行业内主流的投研人才“去管理化”大相径庭,明显是为了留住人才而迫不得已。但从此次翟相栋的变动来看,看来是未起到太大的作用。也反映出招商基金在人才管理方面的困境,看来需要深刻反思自身的人才管理机制。毕竟,在竞争激烈的公募基金市场,人才是核心竞争力。只有拥有一支稳定且优秀的投研团队,才能在市场中立足,为投资者创造持续稳定的收益。
除此之外,目前的招商基金还面临着净利下滑、行业排名下降、ETF发展掉队等多重问题,在此就不一一分析,且看新任总经理钟文岳如何改善,让我们拭目以待。
责任编辑:石秀珍 SF183N配资
传金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